名医风采兴平北什字社区综合医院党支部

医者仁心厚德载物-----记兴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朱理明医者仁心,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医院的朱理明院长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沉甸甸的含义。四月底,疫情稍有缓解,医院接了位重症患者,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妇人。老妇人双脚溃烂,脚趾乌黑,黄脓外溢恶臭,还生了白蛆。是乡医在无法处理的情况下,联合好心人,求救于医院的朱院长,接到电话,让立即送来医治。朱院长究竟能否医治呢?即然他让送来,想必自有良方。反正群众和患者都说朱院长是外科‘一把刀’,是外科权威专家,是个富有爱心的人士。老妇人进入医院后,朱院长早已安排好医护人员,做检查,测体温,量血压,最后集中医护人员会诊。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有人说,这病没法治了,何况,又没有人陪护,又没有人交费,就是做手术也没个人签字,万一有啥风险,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又有人说了,即使手术成功,可后续的治疗,一日的三餐,药费,这些事谁管啊?朱院长听了大家的谈话,忽地站起来,示意大家安静。只见他果断地说:“大家先不要提困难,当务之急是救人,咱开这门就是治病救人的,咱起码要对得起良心啊!就病人目前的现状,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大家的意见,患者脚趾已死去的部分,必须马上组织截趾手术,最大努力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待恢复了再做植皮手术,最后一次做恢复性手术。全程手术我亲自主刀,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与大家无关,希望大家积极配合,立即准备。”病人处在痛苦中,朱院长没时间再耽搁,雷厉风行是他一贯的作风,他随大家走出会议室,马上进入换衣间。日夜的操劳,忘我的工作,白发早已爬满了年近七十的朱院长的头。再大的困难,再难解的麻烦,朱院长的腰杆总是挺得直直的。因为他行医几十年,总是兢兢业业,力求做到最好,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良心问心无愧。紧张的手术在有条不紊中进行,朱院长凭着多年行医的经验,站在手术台上,细心地做着每一步。此刻,他心无旁鹜,专心致志地做着手术,注意着那怕是微弱的变化,刀刀钳钳,镊子锯子在他手里游刃有余。近三个小时的手术,把已坏死的脚趾总算清理完了。待缝合完毕,朱院长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用手使劲捶打着酸酸的腰。吩咐护士输液,又安排好专人护理。然后白大褂也来不及脱,又下楼来到伙房,叮咛鲁师傅专门给老妇人熬碗小米粥。待歇息片刻,他又上楼查看处理情况。刚好鲁师傅的小米粥端来了,朱院长接过碗,拿起勺子,吹了吹,“大妹子,吃点东西吧,吃饱了,咱就恢复的快了。”老妇人嘴角颤动的厉害,半晌才说:“好人,好人啊!我这是头一回有人服侍吃饭啊”!“大妹子,咱先吃饭,有啥不满意的,咱吃饱了再说”,朱院长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喂着。老妇人没儿没女,智障老头还要她照看。冬日里一直光脚穿着个漏气的单鞋,脚趾由肿胀,到化脓,再到发黑坏死,钻心的痛啊!可没钱,到哪里去看病啊!又逢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疫情严重,出不了门,硬是把个冻脚给耽搁了。等最近疫情缓解,村里的路障也撤了,智障老头这才拉个架子车,歪歪扭扭把她送到村卫生室。乡医看了惊呆了,咋能发展这么严重,简直不敢相信。在简陋的村卫生室是没办法救治的,乡医思索一会,拿起手机拨通了朱院长的电话,就这样,老妇人被送到了医院。傍晚,北十字广场上跳舞的,练拳的,下棋的,谝闲传的,还有一拨老年人围在一起听秦腔戏。古老的戏曲唱腔,豪情万丈的秦风秦韵,飘进了住院部的三楼,老妇人也跟着哼唱了起来。晚上查房的朱院长站在病房门外,仔细听着,心里便有了主意。第二天,他就买了个插卡的播放机,专门下载了几百首秦腔唱段。把个老妇人激动地紧紧握着朱院长的手,连声说着:“好人,好人啊,真是菩萨心肠”。此后,病房里就充满了秦腔的唱段声,还有舒心的笑声。朱院长特意交代灶房,每天给老妇人的三顿饭不得重样,必须营养搭配,合理膳食。两个特护人员轮流值班,负责照看老妇人,按时吃药,按时吃饭,剪指甲,擦洗,理发。把个老妇人照顾的无微不至,感动的老妇人逢人便说:“朱院长和他这些人太好了,我这是哪修来的福,我一辈子也没享过这样的福啊,还给我弄个戏匣子,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朱院长,等我好了,我要给朱院长,医院的人跪下,我得好好拜拜恩人”。朱院长听了,只是笑笑,腰板挺得更直了。老妇人在轻松中做完了二次植皮手术,朱院长刚从三楼下来,还没顾上擦擦额头上的汗滴,门口又推进来一位男性患者,三十几岁,是个智障人,说话吱吱唔唔,听不清字音,脾气暴躁,极不配合检查。朱院长仔细观察,耐心寻问陪同来的智障患者母亲,知道智障患者从小就受人歧视,缺乏温暖,看惯了太多的白眼,遭受了许多唾弃。他先安排让智障患者母子住下,亲自端来可口饭菜,亲自喂给智障人。谁知道智障患者故意喷出饭菜,朱院长满脸满身都是饭渣,智障患者痴痴地傻笑着。朱院长并没有生气,只是擦了擦身上脸上的饭渣,继续端起碗喂给智障患者饭菜。这回智障患者老实多了,乖乖地吃完了饭菜。朱院长接着打来一盆热水,给智障患者亲手洗了赃乱的头发,再换盆热水擦洗全身,又亲手给智障患者套上纸尿裤。所有的一切,智障患者看在眼里,嘴里只是不会言语,就这样静静过了一夜。到第二天,智障患者没见到朱院长,又不配合治疗,摔东西,拒绝吃饭。大半夜一,两点钟的时候,智障患者母亲硬是敲开朱院长的房门,说是孩子胡折腾,让朱院长看看。等朱院长过去一了解才知道是肚子饿了。朱院长二话没说,打开自家煤气灶做饭了,饭菜好了,又亲自给智障患者喂食。这一夜闹腾完,天也亮了。朱院长拖着疲惫的身躯,眼里布满了血丝,仍然领着医护人员逐个查房。当进入智障患者病房,智障患者看着朱院长,眼眶里分明含满了泪水,在场的医生护士都惊呆了,这是个医学奇迹,是个来之不易的奇迹。这以后所有的检查都非常顺利,智障人再没有发疯。或许有人说这不可能,堂堂一个院长,竟然给个智障患者换纸尿裤,擦洗身体,别说你不信,就是我也不敢相信,可事实就是这样,朱院长是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的。后来的几天,智障患者非常听话地做了手术,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朱院长还是一如既往地每天给智障患者擦洗身体,更换纸尿裤。白发苍苍的院长,自己也该是被人照顾的老者了,还亲自为患者擦洗身体,更换纸尿裤,亲自喂食患者饭菜,这样的举动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他正是这样以身作则,给全院的医护人员做着表率。但朱院长却说,这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应该做的,你只有用爱心对待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尊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这样的院长,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努力向朱院长看齐,都把各自的业务做到最好。说来事有凑巧,病房里的秦腔戏唱段,智障患者听了几句,欢喜地手舞足蹈,好像也能听懂。一天,朱院长例行查房,进入智障患者病房。智障患者竟嘿嘿嘿地傻笑,大家正莫明其妙,就听智障患者结结巴巴地说:“朱——院——长,戏——我——要”。朱院长和随同的医护人员既惊奇又好笑,大家都惊奇智障患者怎么就会说话了,这一奇迹真是没法解释啊。朱院长拍拍智障患者,笑着说:“行,你爱听戏,一会就给你买”。智障患者嘿嘿嘿笑得更灿烂了。从此,智障患者像得了个宝贝似的,黑明把个戏盒子抱在胸前,乐呵呵的,谁要都不给。就这样,智障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了起来。朱院长常说,医者,不仅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更要排解患者心里上的负担,让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患者心情好了,身体恢复就很快。所以医人,关键还是医心。朱院长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难怪在医院住过院的患者和家属都说朱院长是个好人。依我看来,朱院长可不仅仅是好人,他更是心中有着大爱的高尚医者!其医德医风值得人们敬仰!医者仁心,朱院长做到了。祝愿好人朱理明院长一生平安!(文/刘尊建健康导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qa/11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