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需要改变肠道菌群来治疗

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18951.html
本文转自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侵删!导语: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过去二十年中,其患病率不断上升。它对受影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有重大影响,并给保健系统带来重大负担。过去二十年中,基于小儿IBS诊断的标准症状标准发生了多次变化,在解释不同文化之间的症状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这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它们诊断IBS时提出了问题。目前已经描述了一些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但到目前为止,IBS的确切基本病因尚不清楚。      01肠易激综合征定义是什么?在我国儿童好发,并且和多项因素密切相关。   1、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上、下部分消化道症状严重致残。它对受影响儿童的日常活动、教育和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受影响儿童的医疗保健咨询率很高,每年需消耗很大的医疗保健费用。      与许多其他胃肠道疾病不同,IBS和其他FGID在诊断、基础病理生理学和管理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在没有可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情况下,IBS纯粹是基于症状的诊断。然而,IBS的公认诊断标准在过去中已更改了数次,将来很可能发生变化。保持这些变化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处理IBS的主要标准,过去有很多不同的报道,甚至有医学专家解释。许多机制已被建议为IBS症状的可能根本原因。   在过去十年中,关于儿科神经-胃肠病学的研究数量在全球水平上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非侵入性、尖端技术来了解消化道、肠道微生物群、潜在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胃肠道信号分子和大脑中与肠道刺激有关的不同区域。   2、流行病学   IBS经常被报告为儿童中最常见的FGID之一。最近对年至年腹部疼痛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的一项元分析指出,IBS分别占8.8%、4.5%和3.5%。另一项对亚洲儿童IBS的系统审查和元分析显示,患病率较高,为12.4%。来自希腊、尼日利亚、南美洲和斯里兰卡的几项研究已经确认IBS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FGID。   许多其他研究还报告,IBS在中国(13.25%)、尼日利亚(16%)和土耳其(22.6%)的高流行率。与此相反,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IBS的流行率较低。地中海地区最近的一项研究还报告了4%的儿童和青少年的IBS。然而,尚不清楚报告患病率的差异是真正的差异,还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在疼痛特征和肠道习惯方面解释标准的差异。   3、危险因素   有许多因素被建议列为儿童IBS的可能倾向因素,但是确定确切的倾向性因素并避免这些因素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性别   迄今进行的研究尚未表明性别是IBS发展的明确危险因素。一些研究表明,卵巢激素的波动可能对IBS症状的发展产生影响。然而,性激素在IBS上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   (2)年龄   许多研究表明,8-12岁儿童的IBS患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IBS的患病率会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IBS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发解决。   (3)心理疾病   一些心理因素已被公认为IBS发展的危险因素。它们包括心理压力,过度焦虑,抑郁,情感和性虐待和异常的人格特征。   (4)婴儿发育阶段   早期生活事件和儿科IBS之间的准确关系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表明,在新生儿期接触胃吸附的患者中,FAPDs的患病率很高。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这些与IBS的联系。   (5)胃炎   以往的肠胃炎史是儿童和成人IBS发展的一个公认的倾向性因素。一项分析报告,在有感染性肠胃炎史的个人中,IBS的平均患病率为9.8%,而对照组的平均患病率为1.2%。通常与传染性的IBS相关的胃肠道感染是坎皮洛菌物种、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物种。迄今进行的研究未能证明病毒性肠胃炎与IBS之间有明显的关联。      (6)哮喘   IBS和哮喘相关症状经常一起出现,在成人中相互独立关联。同样,其他研究也报告,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患IBS的风险增加。相比之下,其他一些研究没有发现哮喘和IBS之间的联系。   02肠易激综合征需要饮食控制和益生菌摄入来改变患者肠道当中的微生物菌群,以便更好控制患者肠道消化吸收能力,防止疾病复发。   1、饮食控制   饮食成分被认为与FAPDs的发病机制有关。大多数家长倾向于指出某些饮食项目有时是原因,有时是FAPDs的加重因素。成人研究表明,含有可发酵寡糖、多糖、单糖和多醇的饮食往往会改变肠道功能和微生物群并导致IBS的发病。      2、纤维摄入   而纤维摄入被认为有益于肠道健康,四个随机试验评估了FAPDs不同类型纤维补充剂的益处。纤维补充被认为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结肠转移和改善粪便输出。当所有4项研究汇总后,纤维组和安慰剂组在改善疼痛和疼痛强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益生菌控制   改变的微生物群已被建议作为IBS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在IBS患者中注意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减少和费米库蒂库斯的比率增加。此外,据指出,患有IBS的儿童蛋白杆菌的比例更高。   大便模式的改变同样困扰着患者的腹痛。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必须使用有助于这些方面以及腹痛的益生菌菌株。发展一种能在基层识别儿童IBS微生物特性的简单方法将非常有用,因为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肠道菌群进行个性化治疗。很明显长期使用酸抑制剂弊大于利,因此在治疗FAPD时应避免使用。同样,鼓励饮食中的纤维含量超过建议的量对这些儿童的管理没有帮助。   结语: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受到外界刺激所导致的疾病,和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认为除了因为患者的早期饮食习惯和胃肠炎以外,心理因素也是导致该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临床上积极调整患者饮食习惯,包括服用益生菌和相应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是还需要患者积极调整心理健康,以防止该种疾病再次复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jc/7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