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胃肠道不好,不敢吃辣的、凉的,稍微吃的不合适就拉肚子。去医院也做了肠镜检查,医生说没有什么问题。开了点药吃了也不见好,还是经常腹泻,我这是咋了?”
肠胃敏感,遇冷、凉、辣等刺激就会腹泻,而常规检查肠道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是典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以前,医学界统一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检查不出肠道有什么实际的病变,找不到病因在哪就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有目标的治疗,所有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这让很多患者感到恼火甚至抑郁。
微生态揭开肠易激的神秘面纱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是存在微炎症的,且从细胞层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际上最新的罗马IV标准也弱化了“功能性”这个词。从小编近2年来参加的大小关于消化道会议上看,不少专家预测罗马IV极有可能将肠易激列为器质性病变。
并且,大量国际前沿研究找到了肠易激的根本病因——肠道菌群失调,为肠易激的治疗找到了突破口。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粘膜屏障受损,脑-肠-菌轴功能异常,内脏敏感性升高,免疫功能异常等。
传统中西医治疗方法如止泻药、吸附剂类药物等对肠易激的治疗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药物主要是针对相应的症状治疗,停留在表面,而没有从病因着手。止泻药主要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吸附剂类药物主要通过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作用来止泻。
这些治疗手段无法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也无法降低肠道敏感性、提高肠粘膜免疫力。
肠易激到底要怎么治?
使用益生菌!
中华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副院长李延青教授指出:肠易激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菌群紊乱的情况,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治疗肠易激,必须要恢复患者的肠道菌群平衡。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服用益生菌,这也在国际上得到公认。
美国胃肠病协会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疗法指南中推荐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台湾敏博士提醒您:过敏是免疫球蛋白E太多了。
在肠道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免疫耐受”机制,会抑制免疫系统随便就针对食物成分而分泌会引发过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E(IgE)或G(IgG)。而过敏的人,就是因为“免疫耐受”机制出现问题,所以吃到特定的食物时,肠道免疫系统便会分泌过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攻击该食物成分,于是就产生了过敏。
过敏的患者肠内缺乏好菌
过敏原的种类很多,诸如:尘螨、细菌、花粉、蛋白、荞麦、牛奶、大豆……等千奇百怪,许多医学研究指出,上述有关肠道免疫系统所引起的过敏问题,与肠道内的好菌坏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显示,过敏的患者,肠道里的好菌(比菲得氏菌、乳酸菌)比较少,因而多补充好菌,尤其是多补充能有效调节过敏体质的好菌,自然就能改善过敏体质。
21世纪过敏治疗进入益生菌时代
人体的免疫细胞目前区分为三类,分别为TH1、TH2与Treg。在健康状态下,TH1和TH2会互相平衡,且共同受到Treg调控。在Treg调控能力不足时或接触到某些蛋白质或细小分子(尘螨、花粉或海鲜食物等)后,TH2过度活化,导致TH2细胞激素分泌量过高/过盛,就会帮助B细胞(Bcell)制造较多的过敏抗体IgE,因而出现过敏症状。
如果肠道内有足够的L.g(格式乳杆菌)l.j(约氏乳杆菌)和L.s(唾液乳杆菌)益生菌,就能够针对过敏上游源头透过对辅助型T细胞的调控达到有调控TH2细胞激素(cytokine)分泌量,进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达到从根本上纠正过敏体质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