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C2016侯晓华教授治疗肠易激综

医院

侯晓华教授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IBS包括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C)和未定型(IBS-U)四种类型。IBS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方式的调整,补充益生菌,使用解痉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近年来,随着对IBS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用于治疗IBS新药已经进入临床。

治疗IBS-D的新药(1)艾沙度林:主要作用于阿片受体,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δ阿片受体拮抗剂,以及κ阿片受体激动剂,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IBS-D。近期的2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艾沙度林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腹痛、大便性状以及总的症状评分。(2)利福昔明:为非吸收性抗生素,4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利福昔明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总的症状评分,同时明显改善患者腹胀症状。(3)昂丹司琼:为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昂丹司琼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大便性状,大便急迫感,以及减少大便次数和腹胀评分。(4)雷莫司琼: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4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雷莫司琼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总的症状评分,尤其最近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雷莫司琼能明显减少女性IBS-D患者总的症状。(5)阿西马朵林:κ阿片受体激动剂,3项随机对照显示阿西马朵林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腹痛症状,同时减少大便次数。

治疗IBS-C的新药(1)利那洛肽:为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刺激胃肠道分泌以及动力。2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利那洛肽能明显增加IBS-C患者完全自主排便,改善IBS-C患者总的症状,对腹痛、腹胀以及大便性状均能明显改善。(2)鲁比前列酮:氯离子通道激动剂,促进肠道分泌。最近一项纳入4项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的Meta分析证实鲁比前列酮能明显增加IBS-C患者完全自主排便。

中草药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中草药能明显改善IBS患者总的症状,尽管研究质量尚低,仍需要我们努力工作,但确实是我们期待的治疗新选择。

潜在的药物治疗IBS-C的潜在药物如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plecanatide、回肠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临床Ⅱ期和Ⅲ期研究。治疗IBS-D的潜在药物如胆汁酸螯合剂考来维仑、速激肽NK2受体拮抗剂艾波度坦也在进行相应的研究。其它潜在的靶点包括肥大细胞稳定剂,组胺1受体拮抗剂等也正进行相关的研究。

总之,传统的IBS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新的药物在国外临床显示明显的疗效,需要在中国进行更多的随机双盲安慰剂高质量临床研究来证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jc/2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