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春、夏常见病,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其表现轻则头晕眼花,重则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中医之“眩晕”病,在临床上包含了现代医学的很多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病、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可谓发病原因各有不同,此病初起一般为实证,用“清火化痰”法见效较快,常在一周内缓解,病久年高体衰则治疗较难,用中医整体思维辨证施治,用“补虚去实”法守方常服,效果尚能应手。
时某,男,83岁,年5月31日初诊。
头晕常发。
患者高血压多年,常觉头晕,阴雨天加重,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多年,下肢皮肤干燥起皮,并有吹风样感觉,纳可,眠安,大便3天1次,便质干,无腰痛。舌红,苔白滑,脉弦硬。因吃药、输液久治不愈,家人慕名特从河南接来沪求治。
眩晕(高血压病)
阴虚阳亢血瘀
滋肾柔肝,活血熄风
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炒杜仲10g牛膝15g夏枯草15g郁金10g丹参20g葛根12g炒决明子10g赤芍15g地龙6g枸杞10g桑椹30g,14帖,水煎服。
年6月20日,诸症平稳,年事已高,出门不便,家属代配两周药续服。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炒杜仲10g牛膝15g夏枯草15g郁金10g丹参20g葛根12g炒决明子10g赤芍15g地龙6g枸杞10g桑椹30g,14帖,水煎服。
年7月14日,头晕明显好转,虽然近来一直下雨也已经很少发作,下肢皮肤干燥起皮已愈,纳可、眠安,大便调,能吃能睡。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炒杜仲10g牛膝15g夏枯草15g郁金10g丹参20g葛根12g炒决明子10g赤芍15g地龙6g枸杞10g桑椹30g,14帖,水煎服。
经云:“诸病掉眩,皆属于肝”,是谓肝胆风火上煽,或水亏不能涵阳,均能风火上窜蒙蔽清窍而发眩晕。患者耄耋之年,精血亏于下,水不足以制火,阴不足以恋阳,火沸阳升,眩晕时发。观其此前吃药、输液皆是活血通络之品,既不能平息上升之肝阳,更不能填补已亏之肾精。耳为肾窍又为胆络,肾虚不能聪耳,肝胆风火亦能蒙蔽听宫。阴血不濡,肤燥便干。至于吹风样感觉乃阴虚血瘀,气血不能濡养所致,综合分析乃是阴虚阳亢、气血瘀滞的病机,治疗宜平肝熄风,滋阴活血。方用天麻、钩藤、二决、夏枯草平肝熄风;枸杞、桑葚滋肾养阴;杜仲、牛膝益肾活血降压;丹参、郁金、葛根、赤芍、地龙均有活血通络增加大脑供血之效,并防治脑梗。方中特重用桑葚,此物味甘酸、性寒,入肺、肝、肾、大肠经,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的果穗,又名桑果,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引起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此处应用不仅因其有滋阴养血、通便的之功,更有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的作用,乃寻常食物可以大量应用,还能矫正药味,使之酸甜可口。年高病久,用药平稳得当,原方不动连服一月余,症状基本缓解,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顾志君
医务工作者
主治中医师
以学习为步伐,以治病为己任
以科教为宣传,以实践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