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惯性拖延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种常态就连吃饭这样的日常小事都有人能拖到晚上10点食堂没饭因为对某些事情十分焦虑
从内心抵触去做
转身拿起手机逃避
抱着手机笑了一天,
最后发现啥也没干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喽,今天小心心要给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于拖延和焦虑的心理知识。那么就跟随我一起看下去吧。
一、拖延和焦虑的关系
以及拖延的类型
焦虑是拖延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表现最为明显的拖延类型是:
1、选择逃避类型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有时候都会面临一些自己暂时还处理不了的事情,但又不愿向他人求助,时间一久或事情一多就会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导致事情的拖延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其他拖延症类型,例如:
2、过度追求完美类型
这类人或许是他们对自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完美结束。否则,宁愿从头来过。这种类型多会出现在艺术工作者身上。
3、侥幸类型
这种类型可能就是大数大学生会出现的类型了吧,凡事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为时尚早,不用着急最后几天一定能赶完。或者抱着老师不检查不重要的心理直接干脆不写、不做。甚至这种类型一度成为网络上的常见现象,更有人笑说:“一个人,一支笔,一晚上,一个奇迹。”
4、瞎忙类型
现在很多人总是会将事情“先易后难”化,先把简单轻松的事情放到前面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它,反而到难的重要的事情时却没有了时间去做,就会如图所示的情况
根据上面的内容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被拖延所困扰呢?或者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有拖延行为呢?
二、拖延和焦虑的危害
1、拖延症危害
焦虑不安
精神萎靡不振
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
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
伴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出现
2、焦虑症的危害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
血压、血糖不稳定
产生恐惧等负面心情焦虑症会影响神经系统睡眠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三、拖延成因及解决办法
在众多的大学生心理调查中小心心发现有超过75%的大学生有拖延的习惯。所以今天小心心就点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拖延的知识。
1、成因
拖延症,既不是精神疾病,也不是心理疾病,它是一种习惯使然的怪咖,一种常年累积的坏习惯。而大学就是这种坏习惯的集中爆发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时间管理能力的欠缺
(2)多彩大学生活的诱惑
(3)学习模式的改变
2、解决办法
(1)自我反省,主动靠近
首先,我们要让自己意识到拖延的危害,以及拖延结束后自己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面对这些情况,自己要冷静理智地分析“拖延”和“立即行动”所带来的利益和影响,学会忍耐和延迟满足,注重目标的长远发展,明白即使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2)加强意志力,跟着计划走。
以意志力训练为手段,通过意志去调动积极性,采取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可以有效减少拖延症的发生。采取计划式完成任务,不拖延不留尾。
(3)完成则奖,拖延则罚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取奖励以及任务失败所得到的惩罚,迫使自己立即行动,并且及时而有效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馈,来对自己形成压力。这对克服拖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父母和朋友们的帮助可以有效减少拖延发生。
如果你想系统的了解拜托拖延症的方法的话小心心在这里可以向你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从源头开始得到治愈。
结语
拖延症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它只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拖延症,只不过当代大学生接受的资讯信息量实在太大,而自己的双手根本跟不上大脑接受信息量的速度,从而就显得动作慢了半拍,什么事都不能及时去做。通过意志努力和合理情绪,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拖延症啦。
出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发展联合会
编辑|匡媛媛
编审|袁小倩项雨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