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临床部于年6月正式落户我院,建立了多学科综合门诊、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心、代谢病专科生物样本库等专门机构,拥有多学科交叉、高水平的诊疗团队。年4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严格评审我院获得“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我中心临床部是糖脂代谢病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的示范区域。
代谢病多学科会诊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糖脂代谢病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使具有多脏器损害的糖脂代谢病患者在此可以获得一站式的诊断与治疗服务,避免同时奔波多个科室,达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一行曾亲临我中心视察,对中心建设尤其是以多学科协作为鲜明特色的糖脂代谢病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相关临床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视察代谢病中心
会诊中心开展糖脂代谢病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的优势
l糖脂代谢病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包含了对疾病的一体化认识和精准诊疗。针对目前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单病单治、患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副作用大、达标率低的状况,对其进行一体化认识和治疗,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效更佳!
糖脂代谢病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涵盖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通过治疗高脂血症、肥胖等基础疾病,从而延缓或阻止后期心梗、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体现整体防治的优势。
如何预约代谢病多学科会诊?
如果您或家人患有糖脂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多个系统损害,可以向专科医师或会诊中心提出申请,会诊中心将组织相关专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神经内科、骨内科、临床营养科、临床药学部、健康体检部等多学科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联合会诊,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多学科联合会诊现场照片
代谢病多学科会诊预约流程
预约
流程
预约挂号广东医院代谢病中心相关专科医师或直接联系
专科医师发起代谢病多学科会诊
携带病历资料按预约时间到会诊中心
多个专科专家协同会诊,给予综合方案
会诊随访
代谢病多学科会诊中心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广东医院八号楼六楼
预约-
学科带头人及科主任介绍
郭姣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广东药科大学校长、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委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委、教育部代谢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主任、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聚焦糖脂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30余年,创新性提出“糖脂代谢病(瘅浊)”新理念,整体认识和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性疾病。创立“五位一体”的糖脂代谢病综合诊疗新模式,制定国际首个“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首提“调肝启枢化浊”新策略,研发了系列创新中药并转化应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一等奖5项。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何梁何利奖等荣誉。
周万兴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心血管内科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岭南名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药学会心血管联盟副主委,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理事,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常委,医院医院质量委员会及心血管介入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心脏病学会中国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高血压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医学》、《广东药学院学报》编委,《实用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年起积极主持开展多项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尤其在心脏起搏器安装、二尖瓣气囊扩张治疗瓣膜病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方面颇有建树,是广州市较早开展经皮穿刺二尖瓣气囊扩张术(PBMV)的专家之一。在高血压、心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多项省、厅(局)级科研课题和作为分中心PI领导或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协作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
何兴祥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首席专家、广药大附一院党委书记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
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30多年,尤擅于消化系肿瘤的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综合治疗、脂肪肝的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年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洪铭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神经内科学科主任、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及脑血管病预防与控制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神经病学分会头痛与神经痛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暨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广东药科大学学报》、《实用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擅长治疗脑血管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癫痫、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课题11项,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各1部,参编著作4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彭忠兴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药大附一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从事神经科的临床和教学工作2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先后参与国家、省、市级等科研项目7项,主持完成省、市级等科研项目4项,参与《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著作的编写。
陈吉生
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药学部首席专家
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系副主任、药学部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药学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教育部“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用药评价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基本药物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事管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物治疗学、老年药学、循证药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副秘书长,《AOP中文版》、《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药房》、《广东药学院学报》、《今日药学》及《中国医药科学》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等。主要从事临床药学、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擅长临床药学、药事管理等方向。
刘华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科医学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广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委。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较深的研究,成功救治了肺栓塞、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难治性肺炎、发热查因、败血症、深部真菌感染、间质性肺疾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SLE合并狼疮性肺炎等等本专业危重疑难病人。能熟练地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能正确分析肺功能结果,熟悉机械通气、纤支镜操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承担科研课题3项,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2篇,主编专著一部。
洪敏
教授、主任医师
中医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南粤最美中医。现任广东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精研经方二十余年,钻研五运六气中医核心思想,一直致力于中医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研究,擅用经方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诊治内、妇、儿、皮肤科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尤其擅用六经辨证结合运气理论,纯中药施治咳喘、外感发热、胃肠、心律失常、失眠、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病、亚健康等,疗效显著。参与和主持省级、厅局级课题五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科普专著一部。
王晓东
教授、主任医师
风湿骨内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广州市劳动能力医疗鉴定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颈腰椎退行性变、膝关节退行性变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综合治疗。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叶健华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分泌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糖尿病分会,省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内分泌专委会常委,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从事多年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主攻方向是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症、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
雷达
教授、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病器械辅助治疗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冠心病介入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
擅长高血压、心脏介入等疾病的诊治,包括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球囊扩张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脉粥样硬化及心室重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专注研究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介入诊疗工作。近年来主持多个广东省科技厅及卫生厅科研课题,于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
吴礼浩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消化内科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肝病学会肝肠微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病院及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学习,对复杂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擅长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对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取出术、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下引流术以及胃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切除具有丰富的经验。
黄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擅长各种肾脏病的诊治。如肾病综合症、肾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疗法和血液净化疗法。掌握各种肾科专业操作。如肾活检术、深静脉置管术、腹膜透析置管术、血液透析等。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臧晶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眼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广东省视力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广东省眼健康学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眼科临床和教学工作30多年,曾在美国Mayoclinic中心学习,擅长各类白内障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今已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5万余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余例。主持及参与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及广州市科技局科普与软件学专项项目等共6项。撰写论文50余篇,著作(合著)1篇,获得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院科技进步奖10项。
朴胜华
副研究员、中医内科博士、医院中医内科博士后出站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痛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及脂代谢三级实验室、广东省代谢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骨干成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的临床与临床基础研究。擅长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同时对其他临床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如肾病、胃肠病、咳嗽、腰腿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咳嗽、消化不良等)的中医药防治也有较好疗效。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5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5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
吴一平
教授、主任医师
向上滑动阅览
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胃食管返流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息肉、肝硬化及脂肪肝、胰腺炎等病症的诊治。
擅长胃肠及肝病诊断与治疗。在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与复发和药物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受损的治疗策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处置、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要点、肝囊肿介入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颇有经验。
赵泳谊
副主任医师(营养)、临床营养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成果转化应用分会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营养师协会常委,广东省营养师协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有近20年的临床营养工作经验。擅长特殊人群(婴幼儿、老人、孕妇、乳母等)的营养指导,危重病患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肾病等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健康管理,体重管理(肥胖症),疾病预防等。
吕路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肾内科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肾内科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委员,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羊城晚报岭南名医智库特邀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诊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尿路感染、间质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透析并发症等肾脏疾病,对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插(拔)管术、血透导管植入术等具有丰富经验,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急性恶化、急性药物中毒等疑难危重病例具有深入的认识和较高的成功率。主持或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等省(厅)级课题5项,主持广东药科大学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腹膜透析治疗学》、《临床医师典》等专著。
杨小蓉
副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检验科(系)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检验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分子诊断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委员会检验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临床医学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验、HBV相关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易感基因筛查、肝癌早期标志物检测及微生态研究。主持或参与的科研基金数十项,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
陆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健康管理部主任
向上滑动阅览
现任广州市医师协会健促会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从事肿瘤内科工作近10余年,年开始从事健康体检管理工作,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