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育儿的十万个为什么,
看看大脑怎么运作
thesecondbrain
据说法国国家科学研充所的帕特丽夏·勒帕热(PatriciaLepage)博士有一项新的发现:肠道菌群跟大脑有直接关系。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这项研究对于父母的日常养育有来说,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呢?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跟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年,人类基因组解码时,很多科学家都惊讶于人体的基因组竟然包括至个基因,甚至比玉米、水稻或小麦这些看起来构造很简单的植物还少。这么少的基因怎么可能维持我们身体这么复杂的运转呢?
原来,我们身上的微生物有万个基因,人类从进化以来,一直都和细菌共生。科学家很早就知道细菌能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分解植物纤维,帮助大肠吸收剩余的养分,但是直到最近有了DNA测序技术,我们才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微生物,尤其是寄居在人类肠道内的肠道菌群。
1.肠道中的免疫细胞与益生菌相关
过去我们都认为阑尾没有用,现在知道阑尾是人体的菌群中心,阑尾内布满了免疫细胞,保护和培养对人体有益的消化道细菌如益生菌。阑尾内的细菌形成一个生物膜,排除会造成伤害的细菌,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我们肠壁内的细胞会分泌一种物质来喂食细菌,鼓励它们在那里存活,而肠道的绒毛因为细菌而演化得更长,从而使肠道表面积变大以吸收更多的养分。
如果没有细菌的帮助,一只小鼠要吃比原来分量多30%的食物才能获得等量的养分。最近实验者发现:剖腹生产,没有接触过任何细菌的无菌老鼠(它们的食物经过紫外线消毒),在舔了它们毛上被实验者放置的某种细菌后,体重在14天内增加了60%,而它们的进食量其实比原来还少,原来肠道中的细菌会促进难以消化的食物的分解,使小鼠吸收得更好。
2.情绪易受肠道功能影响
我们的肠道里面有1亿多个神经细胞,30多种神经递质,例如,跟我们情绪有关的一个神经递质——血清素,在肠道中就占95%,比大脑中的还多很多。
肠道中的血清素与自闭症有关,很多患自闭症的孩子都有肠胃蠕动不正常的毛病。曾经有个孩子在18个月以前是正常的,但是因为耳朵积水,服用了过多的抗生素,将体内的细菌杀掉,包括肠道中的益生菌。而肠道中某些特定的细菌代谢物还有促进肠道分泌血清素的功能,细菌被杀掉,则影响了肠道分泌血清素的量。进而,这个孩子发展出了自闭症的症状。
另外,抗抑郁症的药也会阻碍血清素的再回收,增加它在血液中的含量,促使心情变好。但是这种药常会引起肠易激综合征(IBS,writablebowelsyndrome),因为它阻挡血清素再回收后,肠胃中的血清素太多了,造成不适,所以肠易激综合征被称作第二个大脑的精神疾病。
事实上,肠道中的这些细菌,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可以决定我们爱吃什么,因为食物会决定细菌种类的多少,对它们的生存有利。连我们的直觉都来自细菌的感觉,它通过迷走神经(vagusnerve)1跟大脑通信,而迷走神经90%是从下到上的单行道。研究者更发现很多疾病,如多动症、肥胖都跟肠道有关。例如,大脑中影响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基因,同时也影响着消化道突触的连接。
1.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为脑神经中分布最广泛、最复染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由此可见、保持肠道的健康对孩子的发育有多么重要。但是学者们却十分担忧抗生素泛滥的问题,因为许多父母不管孩子生的是什么病,都喜欢让医生开抗生素,导致肠道中的血清素被杀掉,进而为孩子带来健康风险,其实得不偿失。
---END---
南京童心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