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节风:别名:接骨金粟兰、几节茶、九节花、九节风节茶、接骨莲。
为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草。
常绿小灌木,高70~cm。茎直立,绿色,无毛,带草质,节膨大,节间有纵行较明显的脊和沟。单叶对生,具柄;叶片革质,卵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6~16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尖或楔形,边缘除近基部外有粗锯齿,齿端为硬骨质,有1个腺体;托叶鞘状,两侧各有微小突出的尖齿。夏季开黄绿色小花,单性,同株,雌雄花合生于一极小的苞片腋内,组成顶生短穗状花序;雄蕊1个,药隔膨大成卵形,花药2室,生于药隔侧面上端;子房1室,卵形,柱头无柄。浆果核果状,球形,熟时呈红色。
生于山坡林间阴湿处。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全株长40~cm。主根粗短,直径1~2cm,支根甚多,长而坚韧。茎圆柱形,直径约0.5cm,多分枝,节部膨大;表面深绿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粗茎有稀疏分布的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边缘纤维状,中央具棕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叶对生,叶柄长0.5~1cm,较硬,基部合生抱茎;叶片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表面光滑,上面棕色或灰绿色,下面色较淡,边缘具粗锯齿,齿尖有黑褐色腺体,叶脉在两面均隆起。枝端常有棕色的穗状花序,多分枝。气微香,味微辛。
主产于江西、浙江、广西等地,以江西贵溪、余江、赣州,浙江永嘉、平阳、泰顺等地产量大,质量好。
适宜温暖潮湿气候,喜阴凉环境,故宜在山沟、水渠旁和林荫下栽培。种子或分株繁殖。春季2~3月播种,高畦,畦宽1m,条播,覆土0.6-1cm。出苗后应加强松土、浇水和除草。分株繁殖宜早春或晚秋进行,将植株开按行距30cm,株距18cm栽种。栽后需连续浇水,成
活后注意施肥、除草。
秋季采全株晒干。
含香豆素类成分:4,4′-双异嗪皮啶、秦皮乙素、秦皮素、滨蒿内酯、异嗪皮啶、东莨菪内酯等;黄酮类成分: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伊斯坦布林A、2′,4′-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耳酮、山柰酚-3-0-β-D-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3-0-α-D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3-0-β-D-葡萄糖醛酸甲酯、5,7,4′-三羟基8-C-β-D-葡萄糖二氢黄酮碳苷、新落新妇苷等;酚酸类成分:5-0-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4-二羟基苯甲酸、迷迭香酸甲酯、迷迭香酸、咖啡酸等;内酯类成分:白术内酯Ⅲ、金粟兰内酯E等。
①抑菌作用: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耐药株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猪丹毒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叶的抗菌力大于根茎,鲜品抗菌力大于干品。
②抗肿瘤作用:肿节风注射液可促使细胞出现凋亡小体、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裸鼠人胃癌SGC-移植瘤的生长,并对胸腺、脾脏、外周血象无显著影响。异白蜡树定对小鼠S抗癌试验,抑制率为37%~38%。肿节风对多种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对癌细胞的分裂有抑制作用。
③肿节风挥发油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下降,能增强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同时减轻环磷酰胺的毒性;肿节风浸膏具有对抗大剂量氟尿嘧啶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的作用,从而预防并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④其他作用:肿节风对巨噬细胞系统、T淋巴细
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乙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具有祛痰、平喘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增强小鼠对常压缺氧的耐受力。对家兔双侧桡骨中部的人工骨折模型有促进骨折愈合及止痛作用。
苦、辛,平。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适用于血热发斑发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9~30g。
静脉滴注肿节风后短时间内出现寒战、胸闷、心悸等症状,因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且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其他组药物则未出现反应,从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和再次用药情况可初步判定为肿节风过敏所致。
(1)痛经:
肿节风9g,鹿含草12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产后腹痛:
肿节风根9g,铁扫帚30g,白糖、米酒各少许。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3)外伤出血:
鲜肿节风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4)劳伤腰痛:
肿节风、四块瓦、退血草各15g。煨酒服。《贵州草药》。
(5)口腔炎:
肿节风6g,蛇含3g。煎水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同属植物海南草珊瑚Sarcandrahainanensis(Pei)SwamyetBailey产于海南、广西和云南。在当地称九节风,亦作消肿止痛、通利关节之用。形态特征为叶纸质,边缘具浅钝齿;雄蕊卵球形,药室几与药隔等长,柱头具小点,果卵形。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肿节风
肿节风:异名:观音茶、九节风、驳节茶、鸭脚节、山牛膝、珍珠兰、九节草、接骨丹、接骨草、接骨金粟兰、铜脚灵仙、九节兰、节骨茶、接骨莲、竹节茶。
为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规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异秦皮啶(C??H??O?)不得少于0.%;含迷迭香酸(C??H??O?)不得少于0.%。
全株含左旋类没药素甲,异秦皮啶,延胡索酸,琥珀酸,总黄酮,挥发油。
?地上部分含金粟兰内酯A、G。
1.抗肿瘤作用:肿节风挥发油、浸膏对白血病L???细胞、TM???肺腺癌SPC???、自发乳腺癌、自发腹水型AL???艾氏腹水癌EAC、肉瘤S???、肉瘤S??、瓦克癌肉瘤W???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浓度1:7的肿节风总黄酮苷,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孵育60分钟蓝染率达81%,腹腔给药8日,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可达70.8%。肿节风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本品是细胞呼吸抑制剂,对瘤细胞和荷瘤动物肝脏的耗氧能力均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艾氏腹水癌小鼠腹腔注射肿节风总黄酮,可使癌细胞中RNA和DNA含量有一定程度减少,并可抑制癌细胞对1?C-甘氨酸摄取和1?C-甘氨酸掺入RNA和DNA合成。
2.抗菌作用:肿节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动物烧伤创面接种的铜绿假单胞菌,外敷由肿节风提取的晶甲软膏,有一定疗效。初步认为,抑菌有效成分为延胡索酸琥珀酸。
3.抗病毒作用:鸡胚内病毒抑制试验初步表明,10%除去鞣质的草珊瑚(肿节风)浸膏液对流感病毒A京科/1/68(H?N?)15倍病毒鸡胚半数感染量(15EID??)具有灭活作用,对30EID??也具有抑制作用。与感冒灵、金刚烷胺、吗啉双胍三种对照药物相比,草珊瑚有强于或等于3种对照药物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或灭活效果。
4.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对家兔实验性骨折,肿节风有促进愈合作用。治疗组早期骨外膜、骨内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出现早且较活跃;骨断端连接及骨髓腔再通较早。肿节风的上述作用以水提液较显著,乙醇提取物及挥发油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本品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成分,观察了所含琥珀酸、延胡索酸(Ⅱ组)及其提取后的水溶液(Ⅲ组)对骨痂中氨基酸的影响。发现对骨折家兔,Ⅱ组和Ⅲ组骨痂中含量最高的3种氨基酸甘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出现较早,含量较高,不给药的对照组完全不含有这3种氨基酸或含量较低。
5.对血小板的影响:肿节风60%醇提物能十分显著地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加强血小板的收缩功能,对正常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影响。它对阿糖胞苷引起的血小板及白细胞下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6.体内过程:艾氏癌实体瘤小鼠灌喂3H-肿节风总黄酮10g/kg,相当于40~50μCi。结果,口服后2小时,胃肠含量最高,其次是胆汁、肾、肝、血、瘤,肺、脾、心、胰、胸腺和网膜。5小时胃肠含量下降,胆汁含量升高。至24小时胆汁仍保留较高放射性。2小时胃肠内容物放射性仅潴留43.3%,提示吸收较快,24小时粪尿排泄量为48.5%。
毒性:肿节风浸膏粉1次灌胃,小鼠LD??为24.75±8.5g/kg;注射液给小鼠静注LD??为7.78g/kg。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小段,根、茎、叶混合。根暗褐色,断面淡棕色,有髓或中空,叶片皱缩,绿褐色,边缘有粗锯齿。花序穗状,气微香,味微辛。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辛、苦,平。
祛风活血,清热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流感,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脓肿。
1.《生草药性备要》:煲水饮,退热。
2.《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3.《湖南药物志》:通经。治产后腹痛。
4.《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小儿肺炎,大叶性肺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疮疡肿毒,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5.《福建药物志》: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根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疟疾,痢疾,腰腿痛,骨折,产后腰痛,月经不调。叶治烫火伤,防治中暑。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阴虚火旺及孕妇禁服。宜先煎或久煎。
《广西民族药简编》;孕妇忌服。忌食酸、辣、萝卜等食物。
1.治风湿关节痛:
草珊瑚根、钩藤根、野鸦椿根各30g。煎汤取汁,加入黄酒酌量,同猪脚1只炖服。《福建药物志》。
2.治痛经:
①肿节风9g,鹿含草12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肿节风10~20g,五味子根10g,艾蒿5g。水煎服,每日2次。《中国民族药志》。
3.治产后腹痛:
草珊瑚根9g,铁扫帚30g,白糖、米酒各少许。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汤、火伤:
肿节风(九节茶)干叶研末一份,茶油二份。调匀,涂抹患处。《福建中草药》。
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九节兰制成针剂(每2ml含生药4g),肌注,每日2次,每次2ml;个别每日1次,每次4~6ml;或用九节兰糖衣片(每片含生药2.5g),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片,或两者结合应用,3~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例,其中单纯针剂组70例,单纯糖衣片组64例,针片剂混合组72例。结果显效46例,有效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为74.8%。经统计学处理,3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仅有极少数病例口服糖衣片后有胃部不适及注射部位疼痛,一般不需停药。
2.治疗胃溃疡:用九节风浸膏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每片相当于原生药2.5g),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胃溃疡50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3例,合并胃窦炎8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4例。一般于服药后7~10日即感好转,食欲改善,疼痛减轻或消失。
3.治疗银屑病:用九节风注射液,每日2ml(内含生药2g)肌注。治疗30例,痊愈及基本痊愈10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10例。不少患者于注射10~20次即可见皮损大部分或全部消退,取效较为迅速。
4.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肿节风片(每片含生药2g)口服,成人每次6片,每日3次,小儿酌减;急性出血明显者,每日4次。病程短者,服药30日,病程长者,服药45日为1个疗程,均巩固治疗15日。共治疗26例,一般黏膜及内脏出血1~4日缓解,皮肤瘀点、瘀斑、紫癜7~15日消失,10日内复查血小板计数均在1.0×1011/L(10万/mm3以上,出血时间正常,尤其对急性病例疗效显著。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处方一本全》肿节风
采制:复、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性平,味苦、辛。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热痹痛,痛经,牙痛,跌打损伤。用量9~30克。
验方①预防感冒:
肿节风9克,防风6克,沙氏鹿茸草3克,水煎服;或加白糖制成糖浆5毫升,为1次量,日服1次,连服3天。
②跌打损伤:
肿节风根30克,加酒适量,炖服;另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③风湿关节痛:
肿节风根30克,钩藤根30克,野鸦椿根30克,煎汤取汁,加黄酒适量,同猪脚炖服;或肿节风根、钩藤根、臭茉莉根、五加皮根各30克,加酒、猪脚煎服。
④婴幼儿腹泻:
肿节风30克,车前草30克,鬼针草各30克,煎服。
⑤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
肿节风31~63克,水煎,分4次服。
⑥胃痛:肿节风15克,水煎服。
含左旋类没药素甲、异秦皮定等,也含挥发油。具抗菌、抗肿瘤、促进骨折愈合及抗病毒作用;浸膏及其总黄酮对动物的细胞吞噬作用有促进作用;对非特异性炎症,特别是胃溃疡有明显的促进胃细胞黏膜保护层修复的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