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明冯丽竹
(医院内科,河南驻马店)
来源河南医学研究年2月第28卷第4期-
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1—12月医院内科收治的例IBS-D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替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替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S-QOL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B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奥替溴铵治疗IBS-D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奥替溴铵;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
文章编号10./j.issn.-X..0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属于功能性肠病,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和排便频率改变为主,多发于中青年。根据临床表现可将IBS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4种,IBS-D在我国较为常见[1]。IBS-D虽非恶性病变,但反复、频繁的腹泻不仅会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2]。本研究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替溴铵治疗IBS-D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年1-12月医院内科收治的例IBS-D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年龄≥18岁;符合IBS-D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程持续超过6个月;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精神障碍;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先天性免疫功能紊乱或HIV感染者;药物过敏;入组前服用过止血药物、抗生素、免疫调节剂或益生菌制剂。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38.72±6.11)岁,平均病程(14.75±3.29)个月;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8.59±6.24)岁,平均病程(14.81±3.4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替溴铵(Berlin-ChemieAG,批准文号H),40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和奥替溴铵(用法同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评价,具体如下。显效:腹痛消失,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有所缓解,排便次数下降50%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各组总例数×%。②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bowelsyndromequalityoflifeinstrument,IBS-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③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
对照组无效14例,有效27例,显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44/58);观察组无效5例,有效34例,显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55/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P=0.<0.05)。
2.2生活质量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IBS-QOL评分分别为(69.51±7.85)、(69.74±8.02)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IBS-QOL评分分别为(49.91±8.46)、(32.07±9.1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IB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S-QOL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B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发生头晕1例,头痛1例,食欲不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3/58);观察组患者发生头晕1例,食欲不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05)。3.讨论IBS-D具有起病慢、病情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部分患者病程甚至长达数十年[3]。目前仍无十分有效治疗IBS-D的方案,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奥替溴铵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IBS-D的药物,本质为一种抗毒蕈碱,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阻碍正常的Ca2+内流,从而影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以达到松弛肠道平滑肌和缓解肠道痉挛的功效[4]。何丽等[5]研究结果显示,奥替溴铵对改善IBS-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与IBS-D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内益生菌水平下降,致病菌水平上升,大量致病菌分泌的毒素物质又会导致益生菌水平进一步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引发肠道营养代谢吸收障碍,水钠失衡,出现IBS-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富含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的益生菌制剂,提高其在肠道内的水平可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加快肠道功能恢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四联活片与奥替溴铵联合治疗IBS-D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联用未增加用药风险。这可能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平衡肠道菌群的同时还可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肠道免疫力有关。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奥替溴铵治疗IBS-D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明.奥替溴铵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4(5):96-97.
[2]刘俊杰,张红燕,张凤梅,等.奥替溴铵联合四联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13(14):-.
[3]陈雅菲.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32(10):-.
[4]陈伟琴.益生菌联合奥替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5(9):-.
[5]何丽,周骥,何元清,等.奥替溴铵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医院临床杂志,,15(1):-.
[6]赵洁.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2(1):61-62.
(收稿日期:-07-19)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原文章pdf。END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