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改变或参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

在某些研究中,肠道菌群的改变被认为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然而,在IBS患者中肠道菌群的改变尚未进行过系统性荟萃分析评估。近期,发表在《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旨在探索和比较来自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医脉通整理如下:

中国学者庄晓君(来自广州医院)和同事们开展了一项荟萃分析,通过英国和中国数据库确定病例对照研究,以检出IBS患者的肠道菌群。标准化平均差(SMD)通过细菌计数95%的置信区间来计算。

来自中国的10项研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7项研究被纳入这项分析中。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中国IBS患者中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的SMDs分别为1.42(95%CI:-2.10,-0.75),-0.91(95%CI:-1.31,-0.52),0.83(95%CI:0.26,1.40)和0.57(95%CI:0.33,0.82)。但是,中国IBS患者中拟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SMDs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来自其他地区的IBS患者双歧杆菌和拟杆菌属的SMDs为-0.76(CI:-1.43,-0.09)和1.17(CI:0.00,2.35),同时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SMDs被发现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IBS患者中存在肠道菌群的改变,这种改变意味着肠道菌群变化可能与IBS发病机制有关。然而,肠道菌群的种特异性改变在中国和其他地区的IBS患者之间是不同的。

医脉通编译自:Alterationsofgutmicrobiotai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GastroenterolHepatol,Jun14;[Epubaheadofprint]

文章来源:医脉通

更多相关资讯,可登录至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官方网站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ty/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