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
本期主讲:李爽
主讲人李爽简介:
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临床药师
硕士研究生
本期关键词:便秘课程内容大纲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
便秘临床表现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等。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便秘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在慢性便秘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可能与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有关。目前可将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的特点为结肠传输时间延长,进食后结肠高振幅推进性收缩减少。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在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肉不能有效地协调运动,直肠推进力不足,感觉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直肠排空障碍。正常传输型便秘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与精神心理异常等有关。
如何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1
调整生活方式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每日至少饮水1.5~2.0L,合理的膳食、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以上都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
2
药物治疗
泻药能增加肠内水分,促进蠕动,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药物。常用泻药分为容积性、刺激性和润滑性泻药三类。
容积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常用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其中容积性泻药欧车前,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均得到专家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对慢性便秘患者,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多种中成药具有通便作用,但需注意长期服用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时,应注意其内的成分及其副作用。
3
精神心理治疗
慢性便秘病人往往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和睡眠障碍,这两个因素也在慢性便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诊治早期就应了解慢性便秘病人的精神心理状态、睡眠状态和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判断上述情况与便秘的因果关系,从而在调整生活方式和经验治疗的同时能对上述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有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异常的便秘病人,应该给予心理指导和认知治疗。合并明显心理障碍的病人可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严重精神心理异常者应转诊至精神心理专科接受专科治疗。
4
其他治疗
有研究报道益生菌能改善慢性便秘的症状。针灸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按摩推拿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极少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真正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便秘患者尚属少数。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原则
1)老年人:缺乏运动、因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应尽量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对粪便嵌塞者,应首先清除嵌塞的粪便。通便药可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对严重便秘患者,也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
2)妊娠妇女: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和适当运动是这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容积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安全性好,可选用。比沙可啶尚少见致畸的报道,但可能会引起肠痉挛。应避免使用蒽醌类泻药和蓖麻油。
3)儿童:基础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丙三醇制剂(通用名为开塞露)或温氯化钠溶液灌肠。容积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被证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4)糖尿病患者: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虽然控制血糖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便秘治疗有益,但糖尿病便秘仍少有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5)终末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发生便秘与运动和进食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等有关。预防性使用泻药极为重要。推荐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或润滑性泻药。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对于您关心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了呢?如果您还有疑问,可在留言板中留下您的问题,临床药师会尽力为您解答。
在接下来的百姓用药讲堂中,您想了解哪些内容,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临床药师一直在您身边~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编辑:胡莹莹
百姓用药讲堂——正确认识高血压
百姓用药讲堂——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百姓用药讲堂——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百姓用药讲堂——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百姓用药讲堂——儿童感冒用药
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苯酚的用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