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医案肠易激综合征

肖某,男,35岁,年8月3日就诊。

反复出现腹痛、腹泻1年。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情绪紧张时诱发,发作时排便急迫,次数增加3~5次不等,大便质稀。去医院检查,便常规无异常,腹部彩超肠道内无炎症,无积气,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为求治疗今来我院。现患者步入病室,表情烦闷,自述因生气、紧张等情绪波动时诱发左下腹部疼痛,腹泻,便后腹痛可明显缓解,遗留腹胀、肛门坠胀、便意未尽感,平素性格急躁,工作较劳累,进食后腹胀,胸胁胀闷。便常规无异常。

腹部肠鸣音亢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舌淡苔薄白,脉弦。

中医诊断:泄泻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合谷、太冲、公孙、太白。

天枢、上巨虚、合谷、太冲行捻转泻法,足三里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电针疏波连接双侧天枢穴。

针刺治疗10次,患者自觉胸胁胀满症减轻。腹痛、腹泻次数减少,情绪转好。针刺治疗20次后,患者基本无腹痛、腹泻症状,偶有情绪波动时,仅左下腹略有挛急不适。继续巩固治疗10次,痊愈。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以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

改变和伴有腹痛、腹胀等为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本病属于中医学“腹胀”、“腹泻”范畴。主要与情志有关。当责之于肝、脾、肾。本案患者辨证当属于肝气郁滞,肝脾不和,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肠道传导失司,清浊不分而致。治疗时选取大肠经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调整肠道,配以合谷、太冲疏通肝木,胃经下合穴足三里、脾经原穴太白、脾经络穴公孙补益脾土,合用疏肝健脾,清肠止泻。

  医院中医科成立于年,具有悠久的中医历史底蕴,现有(主任)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5名,本着“大医精诚”理念,紧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脚步,发挥中医诊疗优势,聘请山东省名老中医坐诊,采用汤药、针灸(电针)、推拿(小儿推拿)、刮痧、熏洗、理疗、心理疏导等中医特色疗法,开展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治未病等疾病诊治。

  本科室广泛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灵活应用中医药特色疗法,在脑病、乳腺病、神志病、脾胃病、妇科调经、不孕不育、痤疮、口腔溃疡等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治愈率。

  -

学术带头人及业务骨干

张长义

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山东省名老中医,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事业5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尤其在痤疮、口腔溃疡、不孕不育、胆囊结石、癌症等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纪彪

中医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擅长中医内科疾病诊治,在脑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中风、头晕、头痛、失眠等疾病方面治愈率高。

卢红国

主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事业20年。擅长中医内科杂证、妇科、儿科及哺乳期乳腺疾病的治疗。尤其针对小儿推拿及产后无乳、乳少、急性乳腺炎、乳房胀痛、平乳头、凹乳头、乳头纠正、回奶(断奶)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具有独特疗效。

李明

中医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针药联合治疗内科疾病,在神志病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失眠、抑郁、神经衰弱、中风偏瘫康复、腰椎间盘突出及各类疼痛类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

本部院区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ty/1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