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紧张忙碌很容易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特别是肠胃和内分泌。当生活紧张导致肠胃出现毛病的时候,用什么中医养生方法可以调理肠胃呢?
功能性胃肠病防误诊
功能性肠胃病往往是由于生活饮食不规律、工作紧张等原因造成的,诱发导致腹胀、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但很多患者都以为只是“吃坏肚子”,以黄连素简单对付。这种“误治”也许会缓解症状,但稍不留神即反复出现。还有不少患者寄希望于某些药物,效果不是太明显,症状却反反复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盲目服药害处大
虽说现在已步入初夏,但气温变化却仍然很大,乍暖还寒的天气频频出现,不少人都表现出肠胃不适的症状。有些人在精神受刺激、紧张、生气后也会出现不适感,还有人伴随头痛、非心源性胸痛、背痛、心慌、乏力等。一项调查表明,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城市中发病率为10%左右,往往多见于中青年人,女性发病数量是男性的两倍。这些患者中,症状较轻者往往不以为然,医院就诊,但无论是腹泻型还是便秘型,大便化验、结肠镜检查、钡灌肠造影等基本发现不了什么异常。
很多患者因担心某些食物会引起腹泻,不敢进食;有人因担心频繁腹泻而放弃远途旅行;还有不少人盲目应用或滥用抗生素,结果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由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泻在一般情况下不是感染所致,所以长期反复的用抗生素治疗易杀灭肠道有益菌,导致菌群失调,不仅加重腹泻,还容易导致肠道病菌感染。
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养:
1.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以下几种简便实用的药膳。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糯米小麦粥: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气之功效。
芡实茯苓粥: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芡实茯苓粥有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
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加强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3.早晚进行自我按摩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4.中医养生方法调肠胃
中医讲“土得木而达”,五行论中的土为脾,而木则为肝。想要脾土健康肥沃,势必肝经也得畅通无阻。而脾与胃的关系又甚为密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的“纳”是为脾的“运”作准备,而脾的“运”则是为了满足胃继续“纳”的需要。脾与胃密切配合,纳运相得,才能完成纳食、消化、吸收与转输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所以根据中医这一理论,想要有个好胃,势必得疏肝理气以利脾土,来确保胃的正常运行。
疏肝理气是兴凯金元四家中医养生疗程中的一项,其调理过程中使用的“疏肝经百草液”、“利胆经百草露”、“天元灸疗宝”等均采用高级中药研制而成,再配合专业的按摩手法,有疏肝经、养肝血、利胆排毒的功效。
兴凯金元四家中医养生疗程中的运脾养胃养生疗程则专门针对胃肠的调理。适用于脾胃虚弱者,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空腹亦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疗程使用“培土健脾本草液”、“温中理气中药油”、“补脾健胃温灸宝”等进行点穴、按摩、温灸,有补脾胃,和脾胃,畅通脾胃经络的功效,可温中补气,滋养中元。
除了作息饮食、体育锻炼、自我按摩以及养生保健,保持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对于调理肠胃也是至关重要的。好情绪可以使人神志清楚,气血畅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甚至能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便能正常地进行,使人体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不仅有利于养肠胃,对整个人体的机体系统都是受益匪浅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