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胃肠道的功能紊乱性疾病。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发生率并不低,欧美报道约10%~20%,我国亦有报道达8.7%,系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虽然其发生率并不低,但在日常生活要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容易,以下几点可有助于作出自我判断:(1)起病隐袭:常在不知不觉或无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发病,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长达数年但对全身健康状况却无明显影响。(2)腹痛极为常见:发病期间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不定,通常以下腹和左下腹痛多见,一旦排便或排气后可以缓解。腹痛多发生在白天及饭后,晚上睡眠时极少发生。(3)排便习惯改变:以腹泻多见,可伴腹泻与便秘交替。腹泻时便次约在每日3~5次左右,大便呈稀糊状,也可以形成软稀便或稀水样便,常带有粘液,部分患者粪量少而粘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便秘的特点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粘液。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多有腹胀感,或有排便不尽感,也有少数人伴有消化不良。(4)精神神经症状: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多汗,脉速等植物神经异常表现。(5)实验室检查正常:去医院检查未能发现异常变化,粪检一般正常,肠镜或钡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