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如果一个医生不了解痛苦的本质,那么医学干预的本身将会成为一个痛苦的来源——尽管在治疗手段上完全恰当。
——Thenatureofsufferingandthegoalsofmedicine.NEJM()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能正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
它可能是乳糜泻、甲状腺疾病、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病、1型糖尿病、某些癌症;
或者是其他更为普通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慢性疲劳、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抑或所谓的“脾虚”、“湿热“、“气虚”
……
你可能看过无数的西医、中医,甚至还包括功能医学的医生;
你或许吃过或正在吃各种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抑或是等待着某种新药的上市;
你也许尝试过或正在尝试各种饮食——可能是按照中医的性味来规划的饮食,也可能是某些特定的饮食方案,比如无麸质饮食、纯素食、原始饮食、生酮饮食、低发漫饮食、SCD饮食……
我知道,你正在努力地试图寻找一种彻底治愈的方法。
毫无疑问,对于慢性疾病的康复,有医生的指导很关键,吃对的食物很重要;有时,服用正确的药物和膳食补充剂也是必要的。
然而,有一点你需要明白的是:慢性疾病之所以被称为“慢性”,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针对这些疾病的“速效”方法——至少还没有公认有效的。
而事实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有着非常复杂的病因——通常是基因、环境、肠道菌群、免疫系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你经常会看到“病因不明”这样的描述。
“病因不明”,往往暗示着,疾病的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包括时间。
所以,“慢性”这个词,意味着你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与这种疾病共存。
这个答案也许并不是你想要的。
我也明白,之所以你尝试各种办法去极力摆脱疾病,可能正是因为你在经受着各种痛苦。
不过请记得,医学的目的永远有两个:一是治愈疾病,二是减轻痛苦。
当前者暂时无法实现时,我们要达到的就是第二个目标。
而对于现在的你,最需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减轻自己的痛苦,让自己能更自由地生活。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就绝对不会到那个地方去。
而为了让痛苦得以减轻,我们需要问:你的痛苦究竟来自哪里?
痛苦不取决于疾病本身
健康人通常认为,疾病带来的痛苦主要是那些令人不快的症状,比如疼痛、疲劳、腹泻或便秘。他们认为,症状越严重,人们就会越痛苦。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年,一项研究评估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表明,肠易激患者的生活质量似乎比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还要糟糕。
要知道,前者的主要症状往往只是腹胀、腹泻、便秘之类的消化道症状,而且一般不会造成生命上的危害。
而后者,却基本上丧失了肾脏的功能。患者经常排尿困难、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还伴随着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更重要的是,确诊为终末期肾病的患者有50%以上活不到第5年……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对于慢性疾病的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能决定他所感觉到的痛苦程度。
疾病带来的痛苦,更多的来自于身体症状之外。
如果你患有慢性疾病,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当症状来临时,你是否会常常焦虑不安——无法专注学习和工作,还担心自己会患上更严重的疾病?
在入睡时,你是否常常对明天产生忧虑?明天如果又腹泻了怎么办?明天如果又无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
在对着镜子时,看着自己在疾病下的容颜,你是否有那么片刻觉得命运待自己不公?是否又因此而感到沮丧?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潜能被限制,壮志被压制?
你是否常常感觉生活是失控的?人生是不幸福的?
……
当我把这些列出时,你也许已经意识到这个真相:
你所感受到的痛苦更多来自于身体症状之外。而症状之外的那些痛苦,远远超出了疾病本身。
痛苦的三个来源
事实上,早在年,卡塞尔医生(EricJ.Cassell,M.D.)就有了这样的洞见。
他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痛苦的本质,及医学的目的》。
在文章中,他表示:
请输入标题bcdef
病人的痛苦来自于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但绝不仅限于此。
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的身体,他的精神、他的信心、他的未来、他的潜能、他感受幸福的能力、他的日常生活、他的社会关系……都属于他的一部分。
任何一部分,只要受到足够的侵害,都会破坏这个整体。
而个体完整性的缺失正是痛苦的来源。
不过,很多时候,这种侵害并没有实际地发生。
但患者往往只要感受到了这种侵害的来临,他就会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比如,当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或其他身体症状时,他除了会感到身体上的不适,还会产生各种焦虑和恐惧——对他的生活、对他的未来、对他的潜能……。
“我感觉生活完全失控了。”
“明天还这样的话,我感觉自己都不能上班了。”
“我有很多事情想做,但这病就是好不了!”
……
请输入标题abcdefg
现在,我们不难认识到,疾病的痛苦有三个来源:
①身体上的病痛和不适。
②对完整性缺失的焦虑和恐惧。
③完整性的真正缺失。
在很多情况下,这三种痛苦的来源是层层递进的。
身体上的症状造成了我们对完整性缺失的恐惧。在症状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之中,这种恐惧会被不断地强化。被强化的恐惧会逐渐成为一种固有的负面想法。在负面想法的自证预言之下,最终,完整性的缺失真实地发生了。
这结果就是,对生活控制感的缺失、对未来希望的遗失、自信的丧失、以及感受幸福能力的丢失……
而事实上,后两种来源的痛苦是患者更常面对,也是造成更大影响的。
然而,不论是我们的医疗体系还是我们自己,常常试图缓解的却仅仅是第一种痛苦——也就是身体上的不适。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结果:
在曾经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中,许多被“治愈”或被“成功治疗”的人并没有完全地恢复“正常”。
他们有的仍然会习惯性地焦虑。学业任务多会焦虑、工作未完成会焦虑;因为他们仍旧缺乏对生活的控制感。
他们有的无法接受有难度的任务;因为他们仍旧缺乏自信,总是觉得自己不行——就和他们在生病时一样。
他们有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未来也充满迷茫;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年的疾病毁掉了他们的青春,也毁掉了他们的一生……
尽管他们在生理上是被治好了的,但作为一个个体,他们依然没有恢复到原先的完整。
他们依旧遭受着疾病遗留下的痛苦。
疗愈心理学
卡塞尔说:
如果医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人们的痛苦,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非常明了。
其实,这一切早已写在了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注册执业医师人数(包括助理)不足万人,要担负的诊治工作却是138万人。
所以,你能从医生那里获得的安慰,往往只有10分钟。
这意味着,在剩下的大多数时间里,你需要靠自己去缓解痛苦。
在了解了疾病痛苦的来源之后,你应该意识到:
疾病的症状固然会对你的生活有所影响,但症状本身并不是你主要的痛苦来源。
让症状的痛苦被无限放大的,并映射到各个方面的往往可能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心态——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情绪。
在与慢性疾病相处时,为了最大可能地减少痛苦,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理好你的心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而这,将会是真正疗愈的开始,也是医学目的所期望的导向。
我将这称为:疗愈心理学。
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仅仅是帮助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心态调整和认知训练,就能够极大地减轻痛苦并提升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这反过来还能改善身体上的症状。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缓解慢性疼痛、提高身体机能。
对于癌症患者的减压干预能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基于正念的认知训练能够减少慢性疼痛、肠易激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和HIV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能持续地改善疾病相关的症状。
而不管是哪一种认知训练,其目的都是,帮助你保持心态的平衡——并在平衡中,保持完整。
当你保持完整,痛苦便无从入侵。
慢性疾病的“慢性”,注定了患者需要与其长期共存。
因而,如果你患有慢性疾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