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大便常规

人们健康体检时,但很少化验大便常规,其实大便检查最简单、快捷,就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

小小的化验单就能了解我们的胃肠道呢?

外观

正常人一般每天大便一次,粪便外观呈黄褐色,形状多为圆柱状、圆条状或软泥状;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人们解大便时应观察一下大便的颜色和形状,可根据以下的介绍做个初步判断。1、稀糊状或稀汁、稀水样便:多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肠炎。2、黄绿色稀水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可能是伪膜性肠炎。3、米泔样粪便(白色淘米水样),内含粘液片块,常见于霍乱或副霍乱,此为烈性传染病,须隔离治疗。4、粪便中有较多的粘液时,多为小肠炎症或直肠炎。5、粪便中有脓血,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局限性肠炎等。6、粪便中有鲜血,可见于内痔、肛裂、结直肠息肉、也可见于直肠癌。7、黑色粪便也称柏油样便,形如柏油,质软并富有光泽,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潜血试验为阳性;而服用药物所致的黑色便无光泽且潜血试验为阴性。8、冻状便,形如胶冻,表面似有一层膜,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绞痛后排出的粪便,也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病人排出的大便。9、钡餐或钡灌肠检查后,粪便可暂时呈黄白色,肛门内放入某些药栓时(太宁栓)解的大便发白色。新生儿粪便中排出黄白色乳凝块提示消化不良。10、大便便条细或变扁,可能是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11、干结便多呈硬球状或羊粪状,见于便秘或老年排便无力者。

显微镜下检查

正常粪便显微镜下一般没有红细胞或白细胞,或在高倍镜下偶见1~2个白细胞(写作0~1/HPF或0~2/HPF),无寄生虫卵及原虫。若显微镜下检查与参考值不同则表示有以下问题:1、白细胞增加:肠炎时白细胞一般少于15个∕HPF.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时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加,并能查到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2、红细胞: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红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白细胞,细菌性痢疾中红细胞数量往往少于白细胞。3、粪便中发现寄生虫卵、虫体、原虫,则可肯定有相应的寄生虫或原虫感染。通常咱们能在大便常规上看到“﹢”“﹢﹢”“﹢﹢﹢”“﹢﹢﹢﹢﹢”,但这些加号到底什么意义,却很少人知道。通过下表大家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各个加号的意思。粪便显微镜检查报告方式

视野中某种细胞数和寄生虫、虫卵数

报告方式

多个视野无发现

未见异常

观察多个视野仅见1个

偶见

有时不见,一个视野最多见到2~5个

0~5

6~l0个/视野(占视野面积1/4)

6~l5(+)

>l0个/视野(占视野面积1/2)

16~40(++)

视野中均匀分布,难以计数(占视野面积1/3和以上)

50以上(+++~++++)

潜血检查

这种检查可查出阴藏在粪便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指标。(别名:隐血试验、匿血试验。英文缩写:OB)1、消化道癌症早期,有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平且可呈持续阳性。因此这项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筛选的首选指标。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粪便潜血试验多为阳性,或呈现间断性阳性。3、痢疾、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等也会出现潜血试验阳性。

大便隐血检测试剂

产品特性:

理想的粪便隐血试验最好连查三天。因为肿瘤的出血是间断性的,每次出血量也不相同,增加试验次数可以提高检出效率。FOB辅助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如结肠癌、结肠息肉及溃疡病出血;便于早期发现结肠癌,从而及早治疗;与其它动物血红蛋白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阳性结果仅表明粪便中有人血红蛋白的出现,不能区分出血原因。

患者应该在三天内不进食含动物血类、瘦肉类食物、含较多叶绿素类的蔬菜,因为这些都可能造成试验结果的假阳性反应。采用单抗法测定粪便潜血则不必顾及上述食物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jc/6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