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临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药学专业知识(一)中的考点,依旧是两个分值最高的章节内容,下篇。
上篇内容:西药必考点汇总,药考60分请收下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
考点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定义为: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
考点②: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A型不良反应、B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
A型不良反应与B型不良反应特点比较:
A型不良反应B型过敏反应B型特异性反应剂 量高低/正常正常持续时间短不定不定遗传性否可能肯定代谢酶功能正常正常缺陷皮 试-+-肝功能不定正常正常家族性无无显著种族性无无有动物试验易难难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根据治疗目的、用药剂量大小或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药品不良反应可分为:①副作用;②毒性作用;③后遗效应;④首剂效应;⑤继发性反应;⑥变态反应;⑦特异质反应;⑧依赖性;⑨停药反应;⑩特殊毒性。
其中①、②、③、④、⑤、⑨属于A型不良反应;⑥、⑦属于B型不良反应;⑧、⑩属于C型不良反应。
考点③:鉴于传统分类方法的局限性,最近提出了对药品不良反应新的分类方法,并根据不同反应的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进行排序。新分类法包括了原来无法归类的给药方法和赋形剂的继发反应,共有A~H和U九类,具体内容见下表:
分 类别 名特 点A类反应扩大反应①呈剂量相关②最常见的类型③由各种药动学和药效学因素决定B类反应过度反应或微生物反应①由促进某些微生物生长引起②在药理学上是可预测的③针对微生物而不是人体C类反应化学反应①取决于药物或赋形剂的化学性质②主要与所用药物的浓度而不是剂量有关D类反应给药反应①因药物特定的给药方式而引起的②不依赖于制剂成分的化学或药理性质E类反应撤药反应①只发生在停止给药或剂量突然减小后②与给药时程有关,而不是与剂量有关F类反应家族性反应①有家族性②由家族性遗传疾病(或缺陷)决定G类反应基因毒性反应损伤基因,出现致癌、致畸等不良反应H类反应过敏反应①继A类反应后最常见的类型②不是药理学所能预测的③与剂量无关U类反应未分类反应机制不明考点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药物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其他因素①药物作用的选择性②药物作用延伸③药物的附加剂④药物的剂量与剂型⑤药物的质量⑥用药时间①种族差别②性别③年龄④个体差异⑤用药者的病理状况⑥其他①给药途径②联合用药③用药时间间隔④医师药师的职业道德等考点⑤: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步骤。
(1)因果分析主要依据以下五个方面做出:
①时间相关性;②文献合理性;③撤药结果;④再次用药结果;⑤影响因素甄别。
(2)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等级评价
等级肯 定++++-很可能+++?-可 能+±±??±?可能无关--±??±?待评价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无法评价评价的必须材料无法获得注:+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不明。
时间久远老文献,一退一进因素现。肯定:满足;很可能:满足;可能:满足12。
考点⑥: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
(2)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增长趋势。
(3)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
(4)对风险/效益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和指导临床用药。
考点⑦: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区别主要在于:药物警戒不等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本质不同。
考点⑧: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临床症状的疾病。
常见药源性疾病:
疾病种类主要临床类型引起该病的常见药物药源性肾病急性肾衰竭环孢素、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有磺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噻嗪类利尿药等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药源性毒性最常见的类型最常见的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环孢素和造影剂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强弱比较: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肾小管梗阻尿酸或草酸盐肾病综合征金盐、青霉胺、卡托普利等药源性肝疾病/①他汀类、四环素类、抗肿瘤药等②复方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异烟肼-利福平的肝毒性比单个药严重药源性皮肤病Steven-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别嘌醇、磺胺类、抗惊厥药、非甾体抗炎药等血管炎和血清病①血管炎:别嘌醇、氨茶碱、青霉素、磺胺类、噻嗪类利尿药、丙硫氧嘧啶、雷尼替丁、喹诺酮类和免疫抑制剂等②血清病:链激酶、头孢氨苄、米诺环素和普萘洛尔等血管神经性水肿卡托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喹那普利和雷米普利等药源性心血管系统损害引起心律失常强心苷、胺碘酮、普鲁卡因胺、钾盐等心动过速麻黄碱、多巴胺、苯丙胺、酚妥拉明、去氧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室性期前收缩肾上腺素药源性心血管系统损害窦性心动过速或心绞痛肼屈嗪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奎尼丁、美心律、恩卡因、溴苄胺、氟卡胺、胺碘酮、氯丙嗪、异丙嗪、利多卡因、安搏律定、硝苯地平、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阿米替林及一些新型的H1受体阻断药,例如阿司咪唑等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休克新斯的明药源性耳聋与听力障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高效利尿药、抗疟药和抗肿瘤药等皆有潜在的耳毒性考点⑨: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要 点内 容药物滥用是指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药物滥用与医疗上的不合理用药不同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和交叉依赖性三类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身体依赖性时,停用该药所引发的戒断综合征可能为另一性质相似的药物所抑制,并维持原已形成的依赖性状态,这种状态称作上述两药间的交叉依赖性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药物滥用形成的药物依赖性常同时伴有对该药物的耐受性考点⑩:目前滥用最广的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类: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①阿片类:吗啡、可待因、海洛因②可卡因类:可卡因、古柯叶和古柯糊③大麻类:印度大麻①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巴比妥、苯二氮?②中枢兴奋药:苯丙胺、甲基苯丙胺③致幻剂:氯胺酮、麦角二乙胺考点?:药物或毒品滥用及治疗
(1)药物或毒品滥用的治疗目标包括控制戒断症状、预防复吸与回归社会三个方面。对药物或毒品滥用产生的依赖性或成瘾的治疗原则包括:①控制戒断症状(替代疗法、非替代疗法和对症治疗);②预防复吸;③回归社会。
(2)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治疗:
治疗方式特 征美沙酮替代治疗①相对地减轻戒断症状②脱瘾治疗原则选用10天的脱瘾方案可乐定治疗①用于脱毒治疗的剂量一般高于临床抗高血压剂量②治疗剂量维持一周后,可于一周内递减完毕东莨菪碱综合戒毒法①具有控制戒断症状快、不成瘾②可部分减轻精神依赖预防复吸纳曲酮预防复吸的成功依赖于坚持服药回归社会/药物结构
考点①:苯二氮?类(地西泮)
母核:苯二氮苯?环(3个环),属于苯二氮苯?类药物。1甲基,5苯基,7氯。
(1)7位-NO2:硝西泮、氯硝西泮。
(2)3-OH:奥沙西泮(地西泮活性代谢)。
(3)5位苯环的2位-F:氟西泮、氟地西泮。
(4)1,2位并上三氮唑: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
考点②: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丙二酰脲类)
(1)戊巴比妥:5位异戊基。
(2)司可巴比妥:5位异戊基、5位双键。
(3)硫喷妥:2位O→S,超短效,脂溶性高。
(4)苯妥英钠:乙内酰脲类,饱和代谢动力学。
(5)卡马西平:二苯并氮?类,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考点③:吩噻嗪类(氯丙嗪)
(1)共性:锥体外系;光毒反应;易氧化。同类:三氟丙嗪、奋乃静、(庚)氟奋乃静。
(2)硫杂蒽类:氯普噻吨(Z>E)、珠氯噻醇、氟哌噻吨。
(3)二苯并二氮?类:氯氮平。
(4)二苯并硫氮?类:氯噻平。
(5)骈合原理(非经典):利培酮、帕利哌酮、齐拉西酮。
考点④:抗抑郁药
(1)抗抑郁药新分类
①NE重摄取抑制剂:丙米嗪、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
②5-HT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氯/氟伏沙明、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大剂量时对5-HT和NE的重摄取均有抑制作用)。
(2)抗抑郁药的代谢
①N-去甲基,有活性——丙米嗪、氯米帕明、多塞平、阿米替林、氟西汀、西酞普兰。
②O-去甲基,有活性——文拉法辛。
③不发生去烷基代谢——帕罗西汀。
考点⑤:天然镇痛药(吗啡)和合成镇痛药(哌替啶、美沙酮)
(1)吗啡特征:左旋吗啡有效;酸碱两性;易氧化;三个结合位点。
(2)同类:可待因(3位-OCH3);纳洛酮(17位烯丙基。拮抗剂)、海洛因(二乙酰化前药)、羟考酮。
考点⑥: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①活性必需基团:羧基(显酸性)
②酯键可水解——乙酰+水杨酸
③机制:环氧合酶(COX)抑制剂(无选择性)
对乙酰氨基酚:
①杂质:对氨基酚,毒性大
②代谢物:乙酰亚胺醌,肝肾毒性
③中毒解救: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
④前药:贝诺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考点⑦:非甾体抗炎药
(1)1,2-苯并噻嗪类(昔康类)。
(2)昔布类:选择性COX-2抑制剂,避免胃肠道的副作用。
(3)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4)芳基乙酸类(活性基团-COOH):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顺式)。
考点⑧:平喘药
(1)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沙美特罗、特布他林。
(2)影响白三烯的平喘药:孟鲁司特、色甘酸钠。
(3)M胆碱受体拮抗剂: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
(4)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
(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茶碱、氨茶碱。
考点⑨:组胺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基本结构:碱性芳核+柔性链+氢键键合极性药效团。
(1)雷尼替丁:呋喃环,二氨基硝基乙烯,反式。
(2)尼扎替丁:噻唑环,二氨基硝基乙烯。
(3)法莫替丁:胍基/噻唑环,N-氨基磺酰基脒。
(4)罗沙替丁乙酸酯:为前药。
考点⑩: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基本结构:苯并咪唑+亚磺酰基(亚砜)+吡啶环。
(1)奥美拉唑:前药循环;清除率:(+)-(R)-异构体>(-)-(S)-异构体。
(2)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S)-异构体,优于奥美拉唑。
(3)同类:兰索拉唑(肠溶)、雷贝拉唑钠(吡啶长侧链)、泮托拉唑(二氟甲氧基)。
考点?:解痉药(莨菪生物碱、M受体拮抗剂)
(1)结构:莨菪酸+莨菪醇→成酯(易水解)。
(2)中枢作用:东莨菪碱(6,7位氧桥)>阿托品>山莨菪碱(6位羟基)。
(3)丁溴东莨菪碱:季铵,外周作用。
(4)后马托品:作用快、弱、短。
考点?:促胃肠动力药
(1)甲氧氯普胺:第一个促胃动力药、锥体外系反应。
(2)多潘立酮: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锥体外系作用较少。
(3)伊托必利:无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西沙必利有)。
(4)莫沙必利:强效,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无心脏副作用。
考点?: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
(1)芳氧丙醇胺类:S-左旋体强,但药用外消旋,阻断β1和β2受体。如:①普萘洛尔(β,萘环)。
②美托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选择性β1,含苯环)。
(2)苯乙醇胺类:拉贝洛尔(α、β)、索他洛尔(β)。
考点?: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
(1)构效:1,4-二氢吡啶(药效团);N1上无取代,C4位苯环,6位甲基;3,5位羧酸酯(药效团)。
(2)光催化的歧化反应。
(3)不宜与柚子汁同服(影响地平代谢)。
(1)只有硝苯地平——4位碳非手性,3,5位酯基完全相同,苯环2位-NO2。
(2)只有氨氯地平——3,5位羧酸酯结构不同,2位含有氨基醚,苯环2位Cl取代。(临床用外消旋体和左旋体)
(3)只有非洛地平——苯环2位,3位Cl取代。
(4)只有尼(群、莫)地平:苯环3位硝基。
考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卡托普利是含巯基ACE抑制剂(为关键药效团,易氧化,发生皮疹和味觉障碍),1个游离羧基,非前药。
(2)ACE抑制剂抗高血压药总结:
①卡托普利(非前药)——1个游离羧基,含巯基。
②赖诺普利(非前药)——2个游离羧基,含赖氨酸。
③其他普利(前药)——1个游离羧基,1个成酯,代谢成××普利拉(酯水解)起效。包含:依那普利(3个S手性碳)、贝那普利(七元环)、雷米普利(双五元环)、福辛普利(含磷酰基)。
考点?: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1)氯沙坦:四氮唑(酸性);原药和代谢物(5位羟甲基→甲酸)共同产生作用。此类共同结构:联苯、酸性基团(四氮唑或羧基,2选1)、咪唑(大部分有)。
(2)AⅡ受体拮抗剂总结
①只有缬沙坦——不含“咪唑”。
②只有替米沙坦——不含四氮唑,而含羧酸基。
③其他沙坦——均含有四氮唑、咪唑、联苯,有:氯沙坦、厄贝沙坦(螺环)、坎地沙坦酯(前药)。
考点?: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
(1)他汀类共性
①主要降低胆固醇(TC);
②副作用:肌肉疼痛或横纹肌溶解;
③必需结构:3,5-二羟基羧酸(内酯水解生效)。
④前药(内酯环水解):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2)他汀类调血脂药结构总结
①前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内酯需水解→3,5-二羟基羧酸)。
②非前药: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开环的3,5-二羟基羧酸,可成盐)。
③天然或半合成(六氢萘、羧酸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④合成(中心N杂环、氟苯)——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考点?:苯氧乙酸类调血脂药(非诺贝特)
(1)此类共性:苯+氧+羧酸酯或羧酸(必需)+邻位2个甲基;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
(2)氯贝丁酯、非诺贝特:前药(酯→羧酸),含Cl。
(3)苯扎贝特:游离羧酸,含Cl。
(4)吉非罗齐:游离羧酸,不含Cl(非卤代苯氧戊酸)。
考点?:性激素(雄、雌、孕)
考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的松)
此类基本结构属孕甾烷,4位双键;3,20-二酮(同孕激素);11,17α,21-三羟基(或羰基)。
考点21: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格列本脲)
(1)此类结构:芳酰胺2碳;苯磺脲6碳。
(2)同类: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吡咯酮、甲基环己基,高效长效)、格列齐特(结构“奇特”)。
考点22:双膦酸盐类抗骨吸收药(阿仑膦酸钠)
(1)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容易与食物结合,口服吸收差。
(2)用药注意:在清晨、空腹时服药,保持站立,多水,30min内不宜进食、饮用高钙饮料、服用其他药。
考点23:青霉素类抗菌药(青霉素)
(1)属于β内酰胺环,张力大,酸碱下易裂解,忌与氨基糖苷类等碱性药合用;易水解(钠盐/钾盐粉针剂)。
(2)合用丙磺舒,青霉素增效(排泄↓)。
(3)交叉过敏反应:共同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高聚物。
(4)四大缺点:不耐酸、不能口服、不耐酶、抗菌谱窄。
(1)耐酸青霉素:非奈西林(侧链苯氧基,可口服)。
(2)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侧链苯异唑)。
(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侧链氨基有聚合反应)。
(4)抗铜绿青霉素:哌拉西林/美洛西林(侧链胺基酰化)。
考点24: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头孢氨苄)
(1)头孢类母核:β-内酰胺环+氢化噻嗪环骈合(3位,侧链)。
(2)头孢类总结
1代: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噻二唑、四氮唑)。
2代:头孢克洛(Cl)、头孢呋辛(氨基甲酸酯、甲氧肟)。
3代:头孢哌酮(四氮唑、哌嗪酮酸)、头孢曲松(三嗪、氨基噻唑、甲氧肟)。
4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季铵、氨基噻唑、甲氧肟)。
1代~3代: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G-作用↑,G+作用↓;
4代:对β内酰胺酶超稳定,对G+,G-菌都有高度活性。
考点25: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红霉素)
(1)此类共性:14/16元大环内酯;弱碱性;改造(6-OH,9-羰基)。
(2)同类:克拉霉素(C6-OCH3)、罗红霉素(C9肟)、阿奇霉素(含N的15元环,碱性增大)。
考点26:四环素类抗菌药
(1)四环素类共性:广谱。
①两性:酸性酚羟基和烯醇羟基及碱性的二甲胺;药物等电点为5。
②缺点:不稳定性(变色、脱水、异构化);与金属离子螯合(羰基、羟基);改造位置:C-6位。
(2)其他四环素类:
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去掉6位羟基,稳定性↑。
②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C-6成烯键,稳定性↑。
③米诺环素:四环素去掉6-OH和6-CH3,增加7位二甲氨,稳定性↑。
考点27: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
代表性化学结构喹诺酮类共性喹诺酮类小汇总①母核: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
②关键药效团:3-羧基,4-羰基(必需)
③靶点: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
④副作用:3羧4羰-金属离子络合,8位F-光毒性
①1位-乙基:诺氟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8位N)
②1位-环丙基:环丙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③5-氨基:司帕沙星
④8-甲氧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⑤8-F原子: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⑥1,8位噁嗪环:左氧氟沙星(毒性最小)
考点28:磺胺类抗菌药(磺胺甲噁唑)
磺胺类共性:对氨基苯磺酰胺(必需结构);为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剂。
(1)复方新诺明:SMZ∶TMP(5∶1)。
(2)磺胺嘧啶:流脑首选。
(3)磺胺嘧啶银:可防治重度烧伤感染。
(4)甲氧苄啶(TMP):抗菌增效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考点29:唑类抗真菌药(××康唑)
结构特点:唑环通过N1连接一侧链,该侧链至少含一个芳香环。
(1)咪唑类: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
(2)三氮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考点30:非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拉米夫定。
考点31: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
考点32: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
(1)氮芥类烷化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美法仑。
(2)乙撑亚胺类烷化剂:塞替派、替哌。
(3)金属配合物类: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喜树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
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的抑制剂:鬼臼生物碱类(依托泊苷、替尼泊苷);蒽醌类(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
考点33: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抗代谢药)
(1)尿嘧啶类:氟尿嘧啶(实体瘤首选药)、去氧氟尿苷(5-FU的前药)。
(2)胞嘧啶类:阿糖胞苷(急非淋白血病首选)、吉西他滨(双F取代)、卡培他滨(5-FU的前药)。
(3)嘌呤类拮抗剂:巯嘌呤(含巯基)、巯鸟嘌呤。
(4)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中毒解救药为亚叶酸钙)、培美曲塞(多靶点抑制剂)。
考点34: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抗肿瘤药
(1)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顺式活性大)、托瑞米芬。
(2)芳构酶抑制剂:氨鲁米特(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
(3)雄激素拮抗剂:氟他胺(前列腺癌,与亮脯利特合用)。
考点35:抗肿瘤药分类总结
抗肿瘤药分类种 类代表药物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氮芥类烷化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美法仑乙撑亚胺类烷化剂塞替派、替哌金属配合物类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①喜树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
②依托泊苷、替尼泊苷
③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抗代谢药)尿嘧啶类氟尿嘧啶、去氧氟尿苷胞嘧啶类阿糖胞苷、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抗代谢药)嘌呤类巯嘌呤、巯鸟嘌呤叶酸类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抗肿瘤药(有丝分裂)长春碱类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紫杉烷类紫杉醇(卵巢癌/乳腺癌)、多西他赛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抗肿瘤药抗雌激素类他莫昔芬、托瑞米芬芳构酶抑制剂氨鲁米特、依西美坦、来曲唑和阿那曲唑雄激素拮抗剂氟他胺靶向抗肿瘤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第一代,已显耐药性)、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替尼……;索拉非尼以上素材来自鸭题库专属的《学霸笔记》整理,请同行勿抄袭!
药一考点内容更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