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拉肚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肠炎了,就赶紧吃上消炎药,而实际上有一类拉肚子并不是肠炎,也没有肠道感染的迹象。这种拉肚子有一个学名叫“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叫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又叫功能性肠病,顾名思义,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其诊断要点就是患者有6个月以上的大便性状改变,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但经多种检查后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的。这里大便性状改变包括腹泻、便秘的含义。目前肠易激综合征分型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今日重点讲一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常说的拉肚子,但是这种病的拉肚子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比如情绪、气候、饮食,有些人一紧张、着急就想上厕所,有些人一受凉就想拉肚子,还有一些人一吃完饭或者一吃完些特殊食物就出现肚子疼、肚子胀,然后就是腹泻,泻完之后肚子就不疼了,而且这类病人查便常规、肠镜、消化道造影、彩超等等什么的并没有明显异常表现。从病因上讲目前西医认为这个病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疾患,包括胃肠动机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小肠通透性增加、免疫激活、肠道菌群失调和脑肠轴调节功能紊乱有关。现在研究热点在于脑肠轴的研究。重点说一下治疗吧,首先是饮食治疗,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腹痛腹泻和某些特定食物有关,通俗意义就是食物过敏,咱国人最常见的就是牛奶乳糖不耐受,这些患者可以查一查过敏原,以后尽量避免再吃这些食物。药物治疗呢,就是以对症处理为主,就是解痉药、止泻药。因为这个病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于有明显抑郁的患者可以请精神心理科医师评估状态,给一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这个病,用中医手段治疗效果更好。中医可以通过中药、针灸、艾灸、穴位贴敷等等方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痛泻”“泄泻”的范畴,比如说痛泻中医概念就是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个人认为病位在肠,与肝、脾、肾、肺、心均相关。病机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所致。治疗上多疏肝健脾、健脾补肾、解郁调心为治则。临床中常用经典名方痛泻要方、四神丸、参苓白术散、柴胡疏肝散等等。除了中药治疗外,医院脾胃二科也有独创的“温胃固肠膏”,通过穴位贴敷的方法,刺激特定穴位,达到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目的,效果显著。?作者:王维,医院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第三届河北省“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现就职于医院脾胃二科,先后师从全国名中医刘启泉、高社光教授,擅长临床常见消化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及中医养生调护。出诊地点:医院脾胃二科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病房)周六、周日上午(门诊诊室)-,或